多宝体育,多宝体育官方网站,多宝体育APP下载
体制机制创新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供给侧改革”的关键一招。近年来,我省设置“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增量贡献率”指标并纳入设区市年度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有力推动各地不断提升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省委宣传部主要领导带队先后赴上海、广东、贵州等地调研文化产业发展,学习借鉴兄弟省市先进经验做法,研究推动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举措,这些举措有效激发了各地各部门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
资金支持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我省充分发挥各类产业类资金作用,围绕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聚焦构建“4916”数字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发布2025年度江苏省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文化产业)项目申报指南,明确建立省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库,支持各集聚区企业和载体实施的重点产业项目,集中力量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集聚发展,“以点带面”促进我省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做示范。这种精准化的资金支持方式,有效放大了财政资金的激励效应,加速优化了全省数字产业结构和布局。
11月1日,在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专项会议上,南京德基艺术博物馆馆长艾琳以“金陵图数字艺术展”为例,分享通过数字科技焕新文化遗产的思考与实践,该展在全球首创“人物入画,实时跟随”互动观展模式,引发全场热烈掌声……而这幅“数字金陵图”就是由江苏原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德基艺术博物馆历时两年倾力打造的。如今,这家成立于2010年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过15年的蜕变已经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原力科技”的崛起,离不开我省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的多年深耕。多年来,我省持续发展壮大各类经营主体,深入实施国有文化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行动。截至2024年底,7家省属文化企业资产总额1751.6亿元,营业总收入324.3亿元,利润总额74.2亿元,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国前列。2025年,3家企业入选2024年全国“文化企业30强”和“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同时,培育文化类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7家、“筑峰强链”企业266家,涌现出“原力科技”等一批行业内冠军企业,形成领军企业带动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格局。
在促进多元化经营主体结构形成的同时,我省持续加强科技赋能,深化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应用,积极打造“数字人+直播”“人工智能+文化”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强文化科技企业梯度培育,建立省级数字文化企业培育库,首批遴选121家企业入库,常态化做好对接服务,助力企业发展壮大。截至目前,培育文化类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企业19家、瞪羚企业7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3家。统计显示,文化新业态特征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221亿元,同比增长15.5%,科技赋能文化产业正形成新的增长点。
我省坚持品牌化、市场化、国际化打造文化类品牌展会矩阵。连续举办11届“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吸引超24万创意人才参赛;组织优秀文化企业连续参加5届长三角文博会、21届深圳文博会,充分展示江苏文化产业发展成果。创新举办“非遗生活荟”,推动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实施“千帆出海”行动计划,扶持文化企业参加马来西亚江苏服贸展等国际展会,32家企业、6个项目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文化“走出去”成效显著。
推动文化企业“走出去”的同时,我省还苦练服务“内功”。2024年,在省委宣传部指导下,“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联合会”揭牌,作为政企对接桥梁,围绕“服务会员企业、助推产业发展”宗旨,建好用好会员服务、沟通合作、产业赋能、对外交流四大平台,组织开展产业沙龙、圆桌会议、产业观摩等品牌活动,并在长三角文博会期间创新举办省文化产业招商推介会,签约金额102.4亿元,推动对接172个省内外合作项目,总金额约730亿元,一批强链补链重点企业和项目落户江苏。2025年3月,首次举办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服务对接会,聚焦“财税金融助力”“人才科技赋能”“合作发展共赢”等方面,省委宣传部联合省委金融办等十余家单位发布了一系列重点项目、服务举措及入选名单,全面拉开我省服务推动文化产业和文化企业发展的序幕。
产业发展离不开智力支持,我省突出高质量科技供给、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推动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建强一批重点研发平台载体,涌现出思必驰牵头的人工智能语言计算创新联合体、拓普国家级互动技术创新中心、5G融合接入应用创新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实验室等代表性前沿技术应用平台。截至2024年年底,我省共建成国家级文化类实验室8个,省级文化类重点实验室21个,为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